 |
|
 |
|
地 址: |
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寶山殯儀館西門正對面 |
電 話: |
010-88258603 |
手 機: |
010-13501010153 |
網 址: |
www.7jee.com |
|
|
|
您現在的位置:北京寶山殯儀服務有限公司 > 殯葬文化 |
什么是白事?
添加時間 2013-1-28 9:40:12 點擊次數 2664 次 返 回 |
1、什么是白事?白事包括哪些內容? 白事,是指為過世的親人辦理喪事務的統稱。生病總是要經過一個從誕生、成長、衰老到最后死亡的過程,這是規律。敬畏生命,追思逝者,是白事的核心內容,也是人類社會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,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 白事一般包括臨終關懷、喪事策劃、殯儀、安葬和祭掃等內容。 2、如何確定追悼會司儀? 在追悼會上,司儀是串起整個儀式的主要人物,相當于節目主持人。從追悼會開始到結束的每一項程序都是由司儀來主持進行的,因此確定司儀的人選很重要。司儀應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,見過大的場面,不緊張,不怯場,講話得體,儀表端莊。司儀可以由逝者生前的單位委派,也可以是家屬自己選擇合適的人選。殯儀館有專門的意思,他們經驗豐富,善解人意,能夠幫助家屬很好地完成一場富有文化內涵的殯禮 3、悼詞一般包括哪些內容? 現代的悼詞是由古代的誄辭、哀辭、吊文、祭文等專用文體嬗變而來的。 悼詞分為四大部分: 第一部分描述逝者的姓名,死亡的時間、年齡、死因; 第二部分描述逝者的簡歷和職務; 第三部分為頌揚逝者的生平、主要業績和優秀品質; 第四部分是結尾,概論死者應享有的政治榮譽,及生者繼承逝者的遺愿等等。悼詞以頌揚為主,讀到此的人的身份要略高于逝者。通常悼詞由逝者所在單位負責撰寫,有些特殊人物的悼詞,還要成立治喪委員會,進行專門研究后撰寫。 4、家屬答謝詞一般包括哪些內容? 悼詞會上,組織方讀到此以后,逝者家屬代表(一般為長子)要致答謝詞。答謝詞的內容除了感謝前來參加追悼大會的各級領導、親戚朋友、同事師長以外,要講述親人對家庭作出的貢獻,對子女以及對長輩的關愛,著重抒發對親人的眷戀和懷念,表示學習親人的品德,完成親人沒有完成事業,以及立志表決心等。 5、如何策劃一場個性化得殯儀儀式? 所謂個性化殯殮儀式,是有別于傳統的“一三一”模式(即一個小時、三鞠躬、繞一圈),充分體現家屬的意志和愿望的殯殮儀式。個性化殯殮儀式是需要用心策劃的,好的殯殮策劃要很好地體現逝者的秉性、愛好、成就和社會影響力。要不拘形式,只要達到目的就可以,因此,殯殮的個性化策劃,就是一個創新殯葬文化的過程。目前,平安殯儀服務中心提供個性化殯殮儀式的策劃服務。 6、清明是一個節日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,再每年陽歷的4月4日之間。它不僅是人們祭祀祖先、緬懷先人的節日,也是人們遠足踏青、親近自然、催護新生的節日。 清明節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,漢族和一些小數名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;清明節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人們春游的時節,所以人們有清明踏青,開展游戲和體育活動的習俗;清明節還是二十四節氣之一,人們根據節氣反映的氣溫、降雨、氣候等方面的情況來安排農事活動。 7、讓我們追思紀念 古人云: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矣。認為祭祀祖先,是為了使活著的人道德醇厚。古人的慎終追遠,是為了增強凝聚力,以祭祀的方式喚起后人對祖先的追思和敬慕,沉淀的事一種道德、一種文化,它是以國家統一和宗族團結為目的的。寒食節介子推的傳說,端午節屈原的故事,都寄托了炎黃子孫崇敬先人的民族精神。 今天,現代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不是以往時代所能比的,新的道德觀、人生觀正在取代舊的道德觀、人生觀,但這不等于說中國的文化傳統酒不需要了。我們依然需要感謝祖先、感謝前輩們為我們打下的基礎,我們需要并應該表達對他們的敬意,每年清明這個節日,隆重地到逝去者的墓地旁祭奠,獻上一束鮮花,獻上我們的禮儀,獻上我們的緬懷。 8、如何發訃告? 訃告也叫訃文,是人死后報喪的兇訊。訃告應該在向遺體告別前盡早發出,以便逝者親友做好赴喪準備,如花圈、挽聯等。訃告的內容主要有逝者的姓名、身份、名族,逝世的原因、日期、地點、終年歲數,逝者生平以及吊唁、開追悼會的時間、地點和署名發訃告的個人、團體民稱及發訃告的時間。 寫訃告宜用黃、白兩種紙。一般情況,長輩之喪用白色紙,幼輩之喪用黃色紙。訃告的語言要求簡明、嚴肅、鄭重,以體現對死者的哀悼。 訃告可以通過郵局、電信、網絡發布,也可以通過紙質媒體發布。 9、如何布置家庭靈堂? 按照傳統的做法,親人去世后應立即在家里設立靈堂。靈堂布置有一定的講究:選擇一張桌子,放在空間比較寬敞的地方,桌面和四周可以圍上布幔;再供桌上方的墻面撒謊那個掛好遺像,兩邊懸掛挽聯;供桌上課放置牌位、供品、香燭等;在供桌的前下方安置跪墊,供吊唁使用。有條件的可以播放相關音樂。靈堂布置的格調宜素雅簡潔,莊嚴肅穆。 10、平安特點 “白事關懷基金”是給予特殊困難群體的最直接的關愛和幫助;鹬饕糜冢 1、幫助烈士遺屬,殘疾等人,優撫對承,低保人員,社會孤老,等特殊救濟對承辦理喪事的服務費用的支出。 2、為家屬進行免費悲傷輔導、法律咨詢、周年祭延續服務等項目的運轉支出。 3、推廣文化公益服務項目的費用支出。 4、其他陽光助民服務項目有關費用的支出。 11、祭祀活動的內容 祭祀是傳統的禮俗,通過一定的儀式,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和對新生活的向往,F在祭祀活動在內容和形式上與過去相比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變,有繼承也有發展。以前的祭祀活動內容:在墓前燃一柱清香和蠟燭,獻上鮮花,擺上逝者生平愛吃的菜、點心等供品。在燃香燭的同時,回顧逝者的生平教育后代,之后化點錫箔,對親人的墓碑行三鞠躬禮,然后清潔墓碑、募基、綠化等,保持墓的整潔,最后,依依不舍向親人墓告別。 現在比較時尚的祭祀活動在內容上有很多創新,如濱海古園推出的“時空郵局”,逝者家屬在墓園特別提供的“心靈卡片”上,把“往事的感恩”、“今日的寄語”和“未來的愿望”寫在卡片上,然后投入特設的“時空郵箱”,講思念傳遞給已故親友,表達思親之情。除此之外,還有將音樂、朗誦、詩歌、書法、歌唱等表演形式融入到祭祀活動中的。 12、喪期中的祭奠活動一般包括哪些內容? 1、設靈堂親人去世后,家屬應在家中設置靈堂進行祭奠。靈堂的布置要肅穆莊重、文明整潔。 2、客祭:再設靈堂之后到處殯大殮之前,逝者生前的族戚友好會前來吊喪,一般是親朋好友向遺像鞠躬,敬香或獻鮮花等。 3、做七:是漢族的一種喪葬風俗。即人死后(或出殯后),于“頭七”起即設靈堂擺靈座,供齋祭奠。此后,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,依次至“七七”四十九日除靈止。 |
|
|
|
|